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持續深化
公安機關執法規范化建設水平全面提升
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格局日趨激烈
近日,國家級期刊《中國安防》
針對“數智法治”邀請了
高新興科技集團專家進行專訪
嘉賓訪談對話
《中國安防》 & 高新興
華世宇

高新興科技集團
行業渠道部總監
提問 Qustion
《中國安防》:高新興作為業內知名的高科技企業,在數智法治融合發展過程中提出了哪些創新點?
華世宇:在數智法治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高新興主要從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的數字孿生底座、非接觸式的遠程辦案、視頻智能化的應用、AR+無人機的應用創新、全國產化的智能硬件等五方面展示出數智法治的創新應用。
首先,打造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執法辦案管理中心的數字底座,圍繞“人、情、案、物、場、卷”執法要素,通過構建與真實辦案場所流程相一致、數據相一致和行動相一致的孿生空間,可以助力執法辦案工作實現可視性、實時性、主動性、預見性和閉環性。
其次,我們通過創新打造“云監管”“云取證”“案件云管理”等模式,推進實現“非接觸式”辦案執法新模式,提高民警辦案、律師會見等工作效率,維護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第三,在智能視頻應用領域,高新興基于場景感知層、資源匯聚層、信息解析層、數據處理層、應用支撐層及交互展示層等6個層級,覆蓋共性、專業、專題全棧業務應用,賦能全警種,全面提升公安實戰能力。
第四,AR+無人機的創新應用,基于高點視頻地圖底座,結合無人機操作靈活、反應迅速、突破區域約束的優點,可以實現對高空俯瞰場景的標簽和數據整理,以及無人機與地面環節的聯動,從而實現“天+空+地”協同應用的立體化防控模式。
第五,針對國產化創新應用及發展而言,信息安全、自主可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高新興已實現“云+端”全面國產化,計劃未來從硬件、數據庫到服務器,以及所有的配套設備均實現全國產化,筑牢“國產化”安全防線。

提問 Qustion
《中國安防》:數字技術不斷應用于各行各業,并持續賦能其數字化轉型。您如何看待數字化浪潮下的市場新機遇?
華世宇:在數字化發展的浪潮下,數據、算力、算法以及模型無疑是帶動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要素。它們各自在不同階段引領著市場的發展,并在未來將形成合力,全面推動安防行業的數字化升級和市場科技的創新發展。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數據不僅是一種生產資料,更是推動生產動力的重要因素。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數據逐漸轉化為生產力,為行業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充分認識到數據的價值,并加強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分析能力。結合具體的業務場景,利用數據激發場景的新應用,提升業務價值。這不僅可以推動業務系統的配合改造,還可以為市場的戰略決策提供更加精準的依據。在這個過程中,數據成為促進模型發展的生產力,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與此同時,算力、算法和模型也在不斷演進和發展。算力不斷提高,為我們提供了更加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空間;算法不斷優化,為我們提供了更加精準、高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模型不斷擴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和解決方案。

提問 Qustion
《中國安防》:請您結合本次深圳安博會展品及解決方案,談一談高新興提出“融科技之力·應時代之需”的主題背景是什么?其體現了安防行業怎樣的發展規律和市場需求?
華世宇:本屆深圳安博會高新興提出“融科技之力·應時代之需”的主題,其背景有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公安機關推進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二是今年公安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通知,部署推進科技興警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三是國家層面提出的數字中國建設。
新技術的出現確實需要經歷市場驗證,以確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安防行業中,新技術、產品、解決方案通常會先進行試點建設,然后逐步推廣到大規模應用,最終實現創新突破的正向循環。
在當前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安防行業需要全面數字化,通過智能化方式賦能,讓數據變得更加有效。市場持續高速發展,必然需要新的技術對工作方式和業務流程進行再造,這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更加精細化的管理。
在安防行業中,數字化轉型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和分析系統,以便更好地獲取和處理數據;其次,需要結合具體業務場景,通過數據轉化新的應用或業務價值。這可以包括通過數據挖掘技術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以及通過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對生產過程和市場趨勢進行預測和分析。
提問 Qustion
《中國安防》:追溯執法規范化建設的發展歷程,您認為當前的執法信息化建設具有哪些信息化特點?其需要哪些核心技術相互支撐?
華世宇:根據公安部在2023年1月發布的數據,全國累計建成市、縣兩級公安機關“一站式”執法辦案管理中心3049個,完成率達99.3%。
我認為當前執法信息化的特點有三大方面:一是業務流程數字化。執法機關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將傳統的業務流程轉化為數字化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數字化流程包括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和傳輸等環節,使得執法機關能夠更好地掌握社會情況、預測風險和優化資源配置;二是執法工作智能化。執法機關通過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將傳統的執法工作轉化為智能化執法。智能化執法可以實現預警預測、智能分析、智能執行等功能,提高執法行為的效率和準確性;三是執法監督模型化。執法機關通過引入模型化方法和技術,將傳統的執法監督轉化為模型化監督。模型化監督可以實現自動化監督、智能化評估等功能,提高監督的準確性和效率。通過監督模型可以評估執法行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
我認為執法規范化建設需要以下核心技術相互支撐:一是大數據技術。提供全面的數據支持和分析,幫助執法機關更好地掌握社會情況、預測風險和優化資源配置;二是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智能分析、預警和預測等功能,提高執法行為的效率和準確性;三是物聯網技術。通過執法物聯設備提供實時、動態的數據采集和分析,幫助執法機關更好地掌握數據、預測風險和優化資源配置。
提問 Qustion
《中國安防》:請闡述一下您對于“數智法治”理念的理解。高新興如何利用“數智”助力“法制”向“法治”的轉變?未來有哪些重點規劃和發展思路?
華世宇:數智法治是指利用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手段,對執法部門的業務流程進行再造和提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實現精準化、精細化的執法管理。數智法治建設正在逐步從局部、單一環節的數智加持,向面向整體業務環節的數字化改革轉變。這種轉變需要將傳統的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改造,同時引入智能化技術手段和應用,以實現業務工作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精細化。
高新興在公共安全、執法規范化建設等領域有多年建設的經驗和思考,尤其是在公安執法數據治理方面具有行業領先優勢。高新興助力“法治”轉變的第一步工作是數字化的業務工作機制,再造業務工作流程,提升公檢法司監紀。例如政法協同的建設、跨部門的涉案財物管理等。
未來高新興在公共安全領域發展的側重點為:數據標準、數字基座、數據治理、數據模型、數據應用。在以“數智建設”為核心的理念引領下,高新興將持續深研業務應用,相信一定能夠持續領先、不斷創新,提升品牌力,引領行業發展,助力法治中國建設與數字中國建設。
來源:中國安防行業網
